能源管理三步驟 營運效率加分
2022.09.02今年以來原物料價格持續攀升,加上電價凍漲四年一口氣調漲8.4%,首當其衝的企業與用電大戶無不積極尋找降低營運成本、提高效率的解決方案。
我作為再生能源業者,曾協助多間企業進行能源管理與規畫,除了讓用戶了解用電狀況,更幫助他們加速接軌RE100的永續目標,依據這些經驗,以下針對「能源管理」(EEMS)的重要性,以及其為何與企業營運效率息息相關進行分析,希望提供台灣企業主參考,進一步思考並調整公司營運的策略。
面對用電成本節節提高的問題,我們觀察到多數企業會從「能源管理」著手,其中又以「建置儲能系統」最為人熱議。
所謂「建置儲能系統」,基本上就是善用時間電價來降低電費,例如在離峰電價較低時先蓄電,待尖峰用電時刻來臨時,再透過儲能系統放電給企業使用,如此便能降低成本;「能源管理」則是藉由蒐集、分析企業用電數據與情況,再利用軟體運算並提出最佳用電與營運方案,不僅降低電費更能提升營運效率。
兩個方案固然各有優劣,但建置儲能系統須花費大量時間、金錢與土地成本,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就曾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,1MW的儲能系統建置成本為4,000多萬元。面對如此龐大的資金支出,對於中小型企業而言可能並非最佳的選擇,相較之下,能源管理成了進入門檻低且能立即執行的解決方案。
然而,儘管能源管理勢在必行,但對於多數企業來說仍是毫無頭緒。以下我以星星電力所提出的能源管理三步驟為例,引導企業從根本釐清用電現況,進而最佳化公司營運。
【步驟一】建立監視系統
如同許多工廠透過電子化設備即時掌握每個設備及環節的狀態,在能源管理中,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全面的監視系統,透過在各設備上加裝電表或感測器,隨時掌握與收集電力負載與用電狀況。
【步驟二】蒐集用電資料、檢視設備運用效率
藉由電表或感測器所收集的用電資料,可以了解大至每月,小至每小時、每秒的設備運作狀況,並審視機組的使用狀態及效率,同時也能評估該設備是否因老舊而需要汰換。
【步驟三】智慧化用電排程
當企業掌握了過去的用電資料,便能導入軟體進行智慧用電排程。以台灣銀行業為例,考量分行合計電費可能高達數千萬甚至上億元,就有部分銀行開始裝設智慧電表,並逐步導入可視化大數據分析,利用軟體掌握並預測各分行的用電需求,主動在尖峰用電時遠端操作,降低特定分行空調、照明與高能耗的設備,藉此減少不必要的消耗,幫助企業減少成本並提高營運效率。
在日趨注重永續、碳排的時代,能源管理將是未來企業達成目標的營運方針之一。以數據為核心、並用智慧化的方式管理能源,不僅能降低企業支出成本,更能帶給企業明確的策略藉此提升營運效率,並透過系統掌握綠電使用狀況,一步步向RE100的目標邁進,提升企業於大眾的形象及好感度。